2018国考常识备考:题目详解与特点分析

2017-11-20 16:40:22   来源: 石家庄中公教育    点击:
编辑推荐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辅导课程
编辑推荐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473982132

为帮助各位考生更加了解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知识,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整理历年国考常识真题详解与特点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预祝各位考生考试成功!

在国考常识判断的复习中,抓好历年真题是重点,真题中体现的命题角度和规律不可忽视。2017年的常识真题分为副省级和地市级两种,综合来看,差距不大,其中大部分题目还是一致的,只有少量题目有异。针对其中的典型真题,做相关分析。

国考资讯|考试题库|备考攻略|行测技巧|申论技巧|申论范文|面试技巧|时事政治

真题示例:

1.根据我国宪法,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我国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民主形式

B.为追查刑事犯罪,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可依法对公民的通信进行检查

C.我国在普通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建立了相应的地方制度

D.一切组织和个人都负有实施宪法和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1.【答案】B。中公解析:我国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可知,审判机关无权对公民的通信进行检查,当选;ACD项说法均符合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真题分析:

这道题目是典型的法律题目,考察的内容也是基本的宪法常识,属于基础题目。通过对法律常识的学习,做对是没有问题的。当然,如果不了解相关知识,也可以通过技巧来把握,对公共基础知识的相关选项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看。B选项中的公检法都可以对公民的通信进行检查,是不对的,如果看过一些警匪片,就会发现,对公民通信进行检查的没有法院,法院是审判机关,这不属于它的职权范围。

真题示例:

2.依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伪造货币罪不再处以死刑

B.对代替他人参加高考的行为应作出行政处罚

C.组织群众在医院闹事、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D.编造虚假险情在微信中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2.【答案】B。中公解析:依据刑法修正案(九)第二十五条第一款“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和第四款“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可知,代替他人参加高考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应处于刑事处罚而非行政处罚,当选;

A项不符合题意:刑法修正案(九)取消了包括伪造货币罪在内的9个适用死刑的罪名,对伪造货币罪不再处以死刑,排除;

C项不符合题意:依据刑法修正案(九)第三十一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可知,组织群众在医院闹事、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排除;

D项不符合题意:依据刑法修正案(九)第三十二条:“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编造虚假险情在微信中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编辑推荐>>>

【1】2018国考常识备考四建议

【2】2018国考行测资料分析技巧:数据差距分析

【3】2018国考行测指导:浅析抽屉问题

【4】2018国考行测朴素逻辑解题好方法:假设法

【5】2018国考行测数学运算用比例法识别告别恐慌

【6】2018国考行测片段阅读讲解:转折重点一定在后面吗?

【7】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三阶段

【8】2018国考行测答题技巧:分分钟解决朴素逻辑


[责任编辑:尤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