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安全生产是不可逾越的红线。而隐患排查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环节,犹如为企业安全发展保驾护航的 “侦察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实际的隐患排查工作中,众多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犹如隐藏在暗处的 “绊脚石”,阻碍着隐患排查工作的有效开展,给企业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今天,我们就来全面梳理一下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深入探讨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排查不全面,存在遗漏死角
许多企业在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时,往往会出现排查不全面的情况。部分企业仅仅关注生产车间等主要作业区域,而忽视了仓库、配电室、锅炉房等辅助区域的隐患排查。一些老旧设备由于长期运行,可能存在部件磨损、线路老化等问题,但在排查时却被轻易忽略。还有一些企业对临时施工场所的安全管理不到位,未将其纳入常态化的隐患排查范围。
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企业可能缺乏科学合理的隐患排查清单,导致排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无章可循,只能凭借经验进行排查,容易遗漏重要的隐患点。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的排查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不认真,在排查过程中走马观花,未能对各个区域进行细致深入的检查。此外,企业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也是导致排查不全面的重要因素。
为了解决排查不全面的问题,企业除制定详细且全面的隐患排查清单、加强人员培训和监督外,还可以引入智能化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企业不同区域、设备的特点,自动生成定制化的排查任务清单,并通过手机小程序或PC端及时推送给排查人员,确保排查工作覆盖到每一个角落。同时,利用物联网技术,在仓库、配电室等区域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湿度、烟雾、电压等数据,一旦数据异常,系统立即发出预警,提醒排查人员重点检查。此外,企业可以尝试引入AI图像识别技术,通过在车间、施工现场等关键区域部署摄像头,AI系统能够自动识别未佩戴安全帽、违规操作设备等不安全行为,以及设备异常、物料堆放混乱等安全隐患,有效弥补人工排查的不足,提升排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
二、隐患识别不准确,误判风险程度
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过程中,准确识别隐患并判断其风险程度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现实中不少企业存在隐患识别不准确的问题。有些企业将一些明显的安全隐患视为正常现象,如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缺失或损坏,却认为不会影响生产,无需立即整改。而对于一些潜在的、不易察觉的隐患,企业又未能及时发现,如某些化工企业中,管道连接处的轻微泄漏可能由于不易被肉眼观察到,从而长期未被发现和处理。还有些企业对隐患的风险程度判断失误,将一些重大隐患误判为一般隐患,导致整改措施不到位,最终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导致隐患识别不准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排查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了解不够深入,无法准确判断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以及隐患的严重程度。其次,企业在隐患排查过程中,可能没有采用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和工具,对于一些隐蔽性较强的隐患,如电气设备内部的故障、压力管道的内部腐蚀等,难以进行准确的检测和判断。此外,部分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 “走过场” 的现象,对隐患排查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建立有效的隐患识别和风险评估机制,导致隐患识别工作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
为了提高隐患识别的准确性,企业除加强人员培训、加大检测设备投入和建立健全工作流程制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 AI 技术赋能隐患识别。基于深度学习的 AI 系统可以对大量的安全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学习,包括历史隐患案例、设备运行数据、安全检查记录等,从而精准识别各类隐患。同时,引入专业的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软件,该软件内置丰富的风险评估模型和算法,排查人员只需输入隐患相关信息,软件就能自动评估隐患的风险等级,为制定整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企业还可以借助数字孪生技术,对关键设备和生产流程进行1:1数字化建模,通过实时模拟设备运行状态,直观展示潜在隐患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帮助排查人员更准确地识别和评估隐患 。
三、整改落实不到位,隐患屡禁不止
即使企业在隐患排查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但如果整改落实不到位,那么隐患排查工作就失去了意义。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企业在发现安全隐患后,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一些企业以资金紧张为由,对需要投入较大资金的隐患整改项目一拖再拖;还有一些企业在整改过程中,敷衍了事,只是简单地对表面问题进行处理,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隐患。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整改方案,但在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导致整改工作进度缓慢,甚至半途而废。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企业对已经整改完成的隐患缺乏复查和跟踪机制,使得隐患出现反弹,再次威胁企业的安全生产。
整改落实不到位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对隐患整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隐患整改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缺乏整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企业在隐患整改过程中,缺乏明确的责任分工和有效的考核机制,导致整改工作无人负责、无人监督,整改效果无法得到保障。三是企业在制定整改方案时,没有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整改措施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得整改工作难以顺利实施。四是企业在隐患整改过程中,可能面临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困难,由于没有及时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影响了整改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为了确保隐患整改落实到位,企业要提高重视程度、明确责任分工、健全监督考核机制、科学制定整改方案和解决资金技术难题,还可以依托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实现整改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当隐患被发现后,系统自动生成整改任务,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和整改要求,并实时跟踪整改进度。责任人可通过系统上传整改过程中的照片、视频等资料,方便管理人员随时掌握整改情况。同时,利用 AI 技术对整改效果进行智能评估,例如通过对比整改前后的图像、数据,可以判断隐患是否真正消除。对于未按时完成整改或整改效果不达标的情况,系统自动触发预警,并将相关信息推送至企业管理层,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督促整改。此外,企业可以搭建安全生产知识共享平台,利用AI技术分析不同类型隐患的整改案例,为整改责任人提供相似案例的解决方案和经验参考,提高整改效率和质量 。
索飞工程安全管理系统: 专业、可靠、简洁、易懂的安全生产管理与智能协作平台,为你提供入场三级安全培训、法规制度、目标职责、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演练等解决方案,系统合规留痕0风险,轻松应对安全检查,让安全管理提效降本,打造0风险0事故工地,目前已服务10W+全球用户,500+付费企业。每日开放10个免费使用名额,请联系客服获取。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基,隐患排查则是守护根基的关键屏障。在竞争激烈、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企业必须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摆在战略高度,主动扛起安全责任。不能再把隐患排查当作例行公事,而要以如履薄冰的态度,将其融入企业运营的每一个环节。同时,积极拥抱智能化安全生产管理系统、AI 图像识别等新技术、新手段,让科技为隐患排查赋能,实现从 “被动应对” 到 “主动防控” 的转变。唯有如此,企业才能在筑牢安全防线的同时,增强核心竞争力,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真正为员工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贡献力量。